近日,台湾地区学者张竞针对“歼-35完成在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”画面,上面出现作业人员工装和头盔颜色不一致的情况,在社交媒体发了一篇短文,认为:“除非有真正理由说明解释,否则为何有头盔与背心颜色不一致?此种‘混搭’样态,其实证明福建舰甲板作业人员还有继续努力空间”。
结果他的言论在网络空间引起了讨论,有的人认为张竞的挺仔细,“能看出这些细节区别”,“他说的对,头盔和衣服的颜色混搭会显得很不专业”,有的则认为他是故意找茬喷我们。
我倒是觉得在这件事上,我们不妨有则改之、无则加勉。
航母甲板上的作业人员,着装颜色是非常讲究的。通过划分七种颜色代表不同职能岗位,形成视觉识别体系。其中紫色马甲代表燃油补给号位,红色代表危险作业安全管控号位,绿色代表舰载机起降与维修号位,蓝色代表吊运及供气保障,白色代表安全监督、医疗保障及临时人员,黄色标识指挥类号位,棕色代表机务维护号位。这种视觉识别体系,基本是国际通行的,另外在马甲与衬衣的搭配上融合了中国航母的特点。通过服装色彩与职衔编号的组合,实现百余名甲板作业人员的快速识别与精准协作。
展开剩余48%着装色差区别的主要载体是服装。头盔也应该与服装一致。但要求戴头盔,是作业中的硬性要求,哪怕颜色不一致,也必须戴头盔。这里不排除是在标准作业程序完成后进行列队拍摄。此时已经不需要进行头盔通信系统处于工作状态,但戴头盔的安全要求绝不能放弃,所以才出现了头盔颜色与着装颜色不一致的地方。
还是不要把别人的挑剔看成是故意找茬为好。因为我们自己确实需要严格的管理、专业的素质、严肃的态度,来对待航母工作中的点点滴滴。
另外,尽管有很多国民党成员的做派让我们感到很失望,张竞有时候有些言论看上去也不是很中听。但就整体上而言,张竞还是一个拥护“一中”、心向祖国的台湾地区退役军人,对于这类人员,我们还是要多做交流、善加引导与合作为好。
发布于:北京市
